【杂谈】鸿蒙 OS 对开发人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-挑战篇下

【挑战4】鸿蒙会不会获得大量软硬件厂商的支持?
答案:会
理由:
(1)硬件方面:对于国内的物联网厂商来说,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。原来各自为战的状态,急需一个从底层协议统一的平台支撑。而目前能够实现这一点的,而且让大家信得过的,也只有华为一家。目前市面上的协议,还有米家杂货铺和 各个厂商各自为政,互联互通都成问题,这对大家购买物联网设备构成了一种壁垒。鸿蒙从底层解决了这一块,简化了物联网企业开发和维护产品的难度,而且可以通过华为自带的智慧生活,形成场景化、智能化的家居使用体验。而目前,已经有上千家硬件厂商布局支持 Harmony Connect 的产品,就可见一般。尤其是国内大型家电厂商,基本上都已经介入鸿蒙产品的支持。对于 CPU 厂商,华为自己的处理器肯定支持(华为本身就是各种处理器的大厂,包括手机处理器、电视处理器、安防等领域都有涉猎而且份额不小),高通的处理器从华为的Mate Pad 使用高通 870/865 来看,已经支持,只差联发科这一块,估计在后续也会支持。对于其它设备厂商,支持改造的难度看起来也并不是很高。
(2)软件方面:对于一个新生操作系统来说,有没有好的软件可用,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平台再好,没有软件支持也流行不起来。所以,华为的鸿蒙 OS 支持多种应用模式,在原生鸿蒙无法一簇而就的情况下,通过引入 AOSP 支持 Android 应用来保证用户得到的不是一台玩具,而是生产力工具,同时,通过优化底层(使用方舟引擎提高程序运行效率),实现人有我优的标准。同时采用 Android 应用 + 鸿蒙服务的方式,以及原生鸿蒙应用的两种方式,实现人无我有的功能。另外,原子化服务的引入,实现了应用无缝流转,让最合适的设备,做最合适的事情。对于绝大多数软件厂商来说,支持 Android 是必需的选项,那么将 Android 应用进一步编译为鸿蒙应用,进而落一个好名声,显然是很划算的。所以,鸿蒙的生态方面,会在 Android 应用-> Android 应用 + 鸿蒙服务 -> 鸿蒙专用应用 这个方向上一步步过渡,直到大家真正将鸿蒙做为独立的应用平台为止。目前,方舟编译器还在进一步开发阶段,它将是华为跨架构、跨语言编程的一个重要根基(使用中间码, 同时支持 ARM、RISC-V、龙芯、X86-64等指令集,同时所有的语言,如C、Java、JavaScript都统一编译到中间码),这样的未来对开发人员意味着,原子化服务将来可以使用任意语言编码,降低大家的语言门槛。

【挑战5】国内厂商使用鸿蒙会不会造成国际市场的严重萎缩?
答案:长期不会
理由:
(1)首先,不使用鸿蒙国际市场会不会严重萎缩?就目前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来说,答案肯定是会的,而且是大量萎缩。由于美国花式制裁和其它国家疫情防控不力,造成整个国际产业链处于断裂的状态,缺芯少件的状态至少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。所以,不论厂商是否愿意,今明两年国际市场都会大幅萎缩,这点是不以个人意愿而改变的。
(2)其次,使用鸿蒙对国内的手机厂商来说,如果面向的欧美市场,那么很明显,由于缺失 GMS,会对已经习惯 GMS 的外国人来说,肯定是增加了额外的成本。但这并显示不是无可解决的问题,虽然一定阶段内会造成厂商销量的减少,但由于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,各类物联网设备,将来肯定也是以国产支持 Harmony Connect 的设备占据主流位置。对于国内的手机厂商来说,要么就是加入鸿蒙的行列(或者让 GMS 运行在基于 AOSP 的鸿蒙 OS 上),要么就是在 Android 中集成 Harmony Connect 的支持。而后一种选择,在体验上,一段时间以内,很难达到与鸿蒙原生一致的体验。更何况,以华为的战斗力,鸿蒙未来与 Android 的差异化将逐步拉大,Android 这块,需要国内厂商自己去集成华为已有的功能,显然在竞争上会处于很不利的位置。所以,进亦难,退亦难就是当前国内厂商的真实写照。但反过来,基于鸿蒙反向操作,却又受制于谷歌,短时间内,谷歌应该不会大公无私到做这件事。
(3)综合上面的理由,作者认为国内的手机厂商短期内,在鸿蒙进一步开源之前,不会真正切入鸿蒙。只有在进一步开源后,如2021年10月,鸿蒙 3.0 开发者版本发布后,才有可能真正考虑使用鸿蒙。而在此之前,也不过是进行预研和技术储备。

【挑战6】基于鸿蒙的软件开发难度大不大?
答案:不大
理由:
(1)不需要学习新的语言。鸿蒙开发底层基于 C/C++,上层使用 Javascript 和 Java,对于现在的移动开发人员来说,如果不做底层开发,不需要学习新语言。
(2)框架兼容性高。鸿蒙在技术选择上,倾向于已有的业界标准实现(如 Java、JavaScript、HTML),许多已有的代码框架,可以直接拿到鸿蒙中使用。
(3)尊重用户习惯,使用开放 IDE 平台实现。开发工具基于 Jetbrain 的 Idea 和微软 VS Code 的社区版本,这样用户不需要熟悉新的 IDE,同时华为自身也不需要重复开发新的 IDE。
(4)为开发者提供远程真机测试,减少开发者适配不同平台的调试修改时间。本地预览,远程真机实测,甚至远程真机联网,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开发者搭建测试环境的难度。

写了这么多内容,鸿蒙面对的挑战看起来很多,但细分下来,实际上每一项都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。华为对鸿蒙的决心很大,而且到目前为止,进展顺利,鸿蒙开放升级一周,升级手机数量达到 1000 万台,用户普遍反馈好好。B 站上,很多用户做了充分的展未,大家可以搜索看下。同时,华为将原来的 2021 年 3 亿台终端的目标,也进一步提升到 3.6 亿台(90%以上应该是华为手机),市场占有率达到 16% 以上的生存线,已经不存在问题。华为为后年制定了宏伟的目标,终端设备目标是超过12亿台,到那时,万物互联可能就真正成为了现实的目标。

分享到: